发布时间:2022-12-16浏览次数:996
12月4日,总台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大湾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日前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科研基地正式揭牌。
据了解,大湾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加强协作,与大湾区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联动互通,创新推进水下考古发掘、考古科学关键技术研发、考古技术装备提升、出水文物保护修复、考古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项目。近期,该中心将配合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开展全省水下考古调查,构建大湾区水下考古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开拓深海考古,深化大湾区水下考古学术研究合作交流,开拓东南亚地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等。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胡慧翼)
中新社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姜煜)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4日发表机构观点称,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将逐步复苏。德意志银行集团的研究报告亦指出,外资企业并未停止在华投资步伐。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据CIO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既有周期性也有结构性因素,根据联合国《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2022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2%至1.3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市场降幅较大。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FDI规模有所下滑,但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上涨,尤其是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和荷兰,今年1月至10月这五个国家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0.3%、94.6%、90%、66.1%、33%。此外,今年1月至10月,中国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41947家,同比增长32.1%。
“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我们预计中国FDI将逐步复苏,并伴随结构性变化。”CIO认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进一步开放政策,如:放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的交易规则、建立更多自由贸易区、缩减外国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在大众消费、绿色转型以及科技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未来5年至1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为4%至4.5%,这些新驱动因素应继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发布的研究报告说,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以及其他国家报告的对华直接投资均仅显示较小降幅,表明外资企业并未停止在华投资的步伐。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所报告的对华直接投资情况显示,尽管自2022年以来韩国、日本和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有所下降,但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差并不大。今年美国还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熊奕说。(完) 【编辑:叶攀】